Internet operation
是否做好微信營銷,對招生成本影響很大。
我了解的同一城市的2家機構,一家做少兒英語的,開辦3年,學員人數300多,主要靠地推招生,每年營銷費用約10萬元,主要用于地推兼職工資(掃樓)、活動經費(每月1次小主題活動、每年1次匯報演出)、禮品費用;另外一家舞蹈機構,開辦5年,學員人數400多,主要靠微信招生,一年營銷費用不超過1萬元,主要用于采購禮品。
對我們中小培訓機構來說,微信營銷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之一,不需要什么廣告經費、也不需要過多人力成本,靠內容和活動就能玩起來,朋友圈營銷是其中的重要環節。
但很多機構沒有做好朋友圈營銷,有幾個原因。
比如前面提到的少兒英語機構,也曾想過要做朋友圈營銷,他們是這樣操作的:給老師下達每周發幾條朋友圈的任務,并不會規定內容,而是靠老師自己想辦法完成,大多數時候,老師們都不知道發什么,勉強完成了任務,并沒有取得任何效果。
苦于沒內容可發,網上有很多類似“培訓機構最全朋友圈招生文案”的文章,讓老師們一鍵復制來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。復制來的內容,以段子、雞湯居多,有時候段子精彩,能博人一笑,但家長看我們的朋友圈,并不是來聽段子、喝雞湯的,他需要看到真實的、有用的信息,東拼西湊的內容,無法讓家長形成對機構和老師的整體印象。
很多老師的朋友圈,不發機構信息則已,一發機構信息,就是“xx最后優惠”、“xx暑假班秒殺”、“免費”,想用低價誘惑來吸引家長付費。但朋友圈不是成單的地方,而是塑造形象的地方,營銷痕跡過重,容易被拉黑甚至刪除。
作為一種商業行為,我們確實需要刺激意向學員成交,但應該謹慎在朋友圈促銷,頻繁地刷低價優惠,容易讓機構陷入低價陷阱,招來的是愛占便宜的人,對正價課沒有多少轉化作用,反而提高了人力成本,還讓機構缺少健康的現金流。
一方面,是因為在朋友圈運營初期,就沒有想清楚應該打造什么樣的人設,另一方面,是雖然想好要做什么人設,但在實際發布時,因為缺少內容、過重營銷等,導致內容混亂。
這個問題,哪怕是做新媒體出身的人,也容易遇到。我有很多做新媒體運營的朋友,給公司做企業賬號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,甚至有的一個月漲粉20w、篇篇推文10w+,但做自己的個人賬號時,想清楚了定位,卻因為無法持續輸出內容而抱憾終止。
總的來說,缺少系統性、可持續優化的內容規劃,是沒有做好朋友圈營銷的主要原因。
這個問題,我們可以用sop來解決。
SOP,即“標準作業程序”,把某個事件的標準的操作步驟、要求用統一的格式描述出來,用來指導和規范日常工作。
它的精髓在于,將復雜的工作拆分成很多個簡單的步驟,并將這些步驟量化、精細化、標準化,就像舞蹈老師將一支復雜的舞蹈,拆解成手、腿、腰等單個動作,它能解決2個問題。
SOP能起到化整為零的作用,將復雜的“朋友圈營銷”,簡化成一個個操作流程,對發圈的目標、流程更加清晰,只要按流程操作,就知道什么時候發、要發什么,并能夠找到內容可發,既可以豐富內容,避免朋友圈營銷痕跡過重,更能保持輸出持續性,避免后續乏力。
機構做朋友圈營銷,有時需要不同的老師、用不同的賬號發布內容,機構朋友圈SOP,能夠讓不同的老師在發布內容時有統一標準,保持了機構形象的統一性;遇到人員流動、新老師接管賬號時,SOP能讓新人盡快進入狀態,降低交接成本,減少適應時間。
培訓機構的老師,不是專職的新媒體運營,所以我們制定培訓機構朋友圈SOP的原則是:版塊盡量簡單、能明確指導如何操作,所以,培訓機構朋友圈SOP可以包括幾個板塊:
這個朋友圈SOP表格,大家可以用騰訊文檔、金山文檔或者石墨文檔等在線文檔來做,可以直接分享鏈接給老師,用手機可以隨時點開鏈接查看,更加方便。
發朋友圈目的是:增強信任、拉近距離,在達到火候的情況下幫助成單,建議通過3方面的內容達成目的:通過機構品牌形象塑造來增強信任,發布一些個人真實生活感悟來拉近距離,課程產品適當營銷關單。
這是3版塊里的重頭戲,機構的專業能力是家長選擇我們的首要原因,所以主要內容圍繞凸顯機構老師專業展開,此外,還可以展現機構的人氣,利用人的從眾心理,來側面提高信任,通過品牌活動,提高粘性互動。
1)如何體現機構的專業
① 業績,一周發3~4次
最有力的體現方式,可分為成功大數據、成功學生案例2種。
成功大數據,是指有多少學生,在機構學習,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,這種數據、配上圖片,最具權威性。
而學員的成功案例,可以讓家長產生共情,尤其當看見跟自己孩子情況類似的學員,經過在機構的學習,獲得了很大進步之后,也會想,這個機構老師,可能對我的孩子也有幫助,內容可以包括:
這些素材,可以向學員征集照片,甚至可以通過校管家云校等系統,做成學員成長記錄,當學員畢業時,做一個總的回顧,是很棒的素材。
碰到有家長夸機構,及時邀請拍約30s的學情反饋視頻存檔,拍完后送禮感謝,內容可以包括“機構教什么?孩子有什么進步?怎么證明?”
② 服務,1天1~2次
這是對機構為什么能產生好成績的證明,也是對老師專業素養的直觀體現。
內容可以包括上課的照片、磨課的照片、為家長或學員解答專業知識的照片或截圖,也可以用凡科做圖、美圖秀秀或者校管家云校自動生成學校的宣傳海報,放上老師的二維碼,也可以將海報私發給家長,家長發圈,就是一個很好的廣告位。
③ 榮譽,1周2~3次
別人說好,比自己說好更可信,尤其是權威機構、媒體說好,會有天然的可信度,這里的內容可以包括曬老師或機構的獎狀或證書、媒體的報道。
如果沒有獎牌或證書怎么辦?萬能的淘寶可以定制獎牌,機構獲得的無論大大小小獎項,都可以定制成高端的水晶獎杯,顯得獎項更高端,軟文則可以通過軟盟、訊媒、聚媒等平臺自己發布內容。
④ 進修,1周2~3次
保持學習和進步的人,積極的狀態更容易獲得好感,幾種形式可以體現機構老師的積極狀態:
2)體現機構人氣
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,發一些機構人氣高的證明,當家長有需求時,是他們的動力。
可以發學生報名數量、這個月有多少家長選擇了我們學校,這個素材,可以來源于校管家云校等校務系統的數據,新招人數會生成報表,不用翻花名冊去統計,直接看報表就可以。
也可以制作學生花名冊,厚厚一本花名冊,既可以拍照發朋友圈,也可以擺放在前臺。
3)做活動提高互動粘性
做線上活動,可以降低參與門檻,互動性會更高。建議用校管家云校、黑谷科技等系統來制作投票活動,在招生功能里,選擇投票活動,上傳主圖,編輯一段文案、填好活動時間、獎品,就可以創建成功,讓學員或老師自己上傳參賽圖片,工作量不高,效果卻不錯。
品牌相關的內容,給人感覺距離較遠,需要一些個人內容,來讓賬號顯得更真實豐滿,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。一個人的日常包括工作、生活兩方面,朋友圈的內容也圍繞這兩方面來發。
積累好信任之后,最終還是要幫助成單的,可以適當發一些課程產品的內容。
1)課程優惠活動
比如新課的秒殺、砍價活動,或者課程的拼團、抽獎等活動,這樣的活動,可以吸引對機構產生信任度的家長,在活動優惠的刺激下產生購買意向。這些活動,可以直接發鏈接,這樣家長如果要購買,操作起來會更方便。校管家云校、黑谷科技等系統,都可以生成活動鏈接,操作類似抽獎活動。
2)課程人氣
在活動期間,可以發一些家長報名的記錄、訂單記錄、家長要報名的溝通截圖,用從眾心理,吸引圍觀家長參加。
最終,我們的SOP表格如下:
“誰說的”比“說什么”更重要。
我在參加某次教育行業的展會時,加了同一個展商的2個工作人員:1個是展位的銷售負責人,另1個是講座的主講,這兩個人都要給我推銷商品,但我對兩個人,有完全不同的感覺:銷售負責人,我給他的定位是“銷售”,我屏蔽了他的朋友圈,對他的內容也不會認真看。
講座主講嘉賓,我對于他的定位是“方案提供者”,我沒有屏蔽他的朋友圈,他的每一條信息,我都會認真看看。
最終,銷售聯系我的次數更多,但我選擇了在主講嘉賓那里成交。
上一篇文章《培訓機構招生營銷9說(2):利用AIDA模型,玩轉地推新模式》講到,可以通過地推讓種子用戶添加我們的微信,我的建議是,所有物料上,留校長的微信,這個微信的所有內容,以校長的身份發出,他的信任值天然就會比較高。
12-16
01-05
12-16
01-06
01-05
01-05
12-16
12-16
12-16
01-06
12-16
01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