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hool of marketing
有句俗話叫著常在河邊走,哪有不濕鞋。網絡營銷的理念是屬于那種易長生根之類,這種外來新物特別容易繁殖,這里有著它明顯的優勢做引導,低門檻,無風險,高收益等等特征,使得各類網絡營銷如良田地的雜草一般失去了約束,瘋狂地增長,無節制地增長直接導致好的平臺里到處都是良莠不齊。
最近“微博封號”“微信傳銷”等斬草除根之舉,大手筆的清理工作,卻是較為少見的大換血,相信第三方也是被逼無奈,才拿出監管的生殺大權來掃清障礙,恢復穩定而健康的營銷環境。未來的網絡營銷市場肯定還會到處布滿了競爭,如何在逆境中茁壯成長,想在大環境中做到獨善其身幾乎是紙上談兵,說是輕身又談何容易。
以誠信為營銷的第一準則,但是市場有空擋
網絡營銷市場的風轉云消都會牽出很多問題,這些問題的背后,說明了一些營銷者就愛找市場監管的空白,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折手段,就算市場次序有多正規,總會有人會不去遵守,長時間這就會出現管理上的大問題。那都是因為這些投機取巧之人找到了一點市場漏洞,人人將那些不正常的思維當作正常行動,這樣的默認式發展是不適合整體行業的長期發展,因此才會出現營銷平臺的一次自我凈化的過程。
網絡營銷環境是有移動終端和營銷地完美結合,可以說現在的發展是正逢今日。對于某些營銷者來講,似乎一下成了脫韁的野馬,機不可失,誰都想有一個突破瓶頸的機會。營銷者似乎找都市場的空擋,放棄什么社會底線的營銷,完全是在利益環境的趨勢之下,赤裸裸地金錢交易,這樣無形之中就磨滅了所謂的商家以誠信營銷的第一準則。
一旦游戲規定形同虛設,那么就沒法玩了。所以說,守法的成了最為吃虧的人,誠信營銷就已經失去了意義,網絡營銷卻成了爾虞我詐的“戰場”。
營銷環境地改變最終導致現在情況地發生,有人說在營銷市場上想要獨善其身那是扯淡,因為不夠現實。因為營銷無法去改變環境,不管是好的,還是壞的,作為一個營銷者你只有盡量去適應這個所謂的營銷環境。也許你想出淤泥而不染,做到道德高尚,那么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,首先被大風大浪湮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,因此說,得時不遇,好人難做啊!這番大換血也在給世人一個警惕,終要還市場一個干凈的土壤。
以利益為動力驅使的營銷,妄談獨善而其身
網絡營銷的各種技巧和方法地運用所達的境界,在行業中可以說是爐火純青,展現的是淋漓盡致,毫無漏洞。不管是微博在封號,還是微信在杜絕,游戲中的每一方都在經歷著考驗和挑戰。平臺的打壓要是過于嚴謹,就會殃及無辜,到時就會發生無法預測的問題,這點是不利用平臺的長遠發展。另外網絡營銷中的商業化因數是很高的,其中隱形的方面太多,同時也給監管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。
網絡營銷中暴露出問題難道是現在才發現的,其實不然,為何到現在才做出反應,那是因為現在的問題嚴重了,烏煙瘴氣的環境影響到了平臺地發展,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已經過不去了,才不得不采取措施。
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。平臺想要改變環境,營造溫馨,靠什么呢?就目前的情況來看,是在不影響日后的發展情況下的政策,而不是有助于平臺長遠發展的政策,最多算是打了一次預防針。商家為何絞盡腦汁地開展營銷,無非這里有利益可圖,能夠在這里冒著風險,說明還有營銷想要索取的價值,一旦沒有利益的營銷可以說平臺也要關門了。“營銷者”想要在這里混下去,現在的措施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,風頭過后依然是春風吹又生。
只要是以利益為動力驅使的營銷,妄談獨善而其身。所以就要求平臺的監管不是一時興起,而是需要找到雙方需求的公平公正的平衡點,否則就是在制造僵局,只會是你追我藏,貓與鼠的游戲,那是永遠是沒有安寧的日子。怎么樣找到應有的和諧氣氛?平臺興起需要軟硬措施,沒有威懾的作用,一切只能是靠邊站了。網絡營銷也不能過激“盈利”,獨善其身就是你來我往,相互尊重。
12-16
01-05
12-16
01-06
01-05
01-05
12-16
12-16
12-16
01-06
12-16
01-05